簸箩曾是农村人使用的重要生产工具,现如今,机械化走进农村,簸箩的地位逐渐下降,渐渐地被取而代之。今年58岁的民间艺人张大哥从事编簸箩30年了,他曾经依靠编簸箩维持生计,他慢慢地发现生意不如从前,平均每天只能卖一个簸箩,让他产生放弃这个手艺的念头。
粪篮子是八十年代之前的农具,农民们经常带着它行走乡间作为收集动物粪便的传统工具。如今,粪篮子已经成了农民用作成杂草的工具。
“农村老物件逐渐消失,民间手艺面临失传的危险,让人感到很可惜!”民间艺人刘大伯很惋惜地说道,他每天走村串户想找一位有兴趣的年轻人作为传承人,将让老手艺传承下去。各位朋友,你的家乡还有哪些老物件?欢迎互动交流,精彩故事与你共享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,一些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农村老物件逐渐消失人们的视野。在皖北农村庙会上,农具簸箩、筛子、笆斗、粪篮子等一些老物件的出现,让人们大开眼界。
上图为农村经常使用的小筛子,是筛面粉的专用工具。古时候,面粉出现受潮、霉变粘连的时候,无法将好的面粉筛选出来,直到小筛子的出现,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。
同样即将消失的老物件还有笆斗,笆斗曾经是农村走亲戚用的“高档”工具,即将遭受被遗弃的命运。
“簸箩是用于擦洗、晾晒粮食作物的必备工具,没想到它会被市场所淘汰。”张大哥很无奈地说,30年前,他从父亲手中接手这个手艺那时候,生意相当红火,旺季的的时候,每天卖出10多个簸箩。